廢棄的舊手機、舊電腦去哪些地方了
來源:www.byc-pac.com         發布時間:2021-06-15
中國手機產業崛起,伴隨而來的是電子垃圾在國內大規模囤積。事實上,電子垃圾污染很嚴重,并不比水污染、大氣污染相差多少。以手機為例,其含有多種重金屬、有毒有害化合物,不加以處理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在日常生活,我們總能夠聽到“舊電腦換臉盆”的吆喝聲,你是否也會好奇那舊電腦去哪兒了呢?在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處理電子垃圾呢?
隨著電子產品進入人們的生活,中國已經成為電子產品的大消費國,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電子垃圾。電子垃圾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廢物處置不當會對大氣、水和土壤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同時,電子廢棄物也富含金、銀、銅等貴金屬,處理不當也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那么,我們如何處理電子垃圾呢?
分類回收和拆解
電子垃圾分類回收拆解通常是指電子垃圾分類回收后由拆解公司拆解成各種碎片。在瑞典的斯特曼技術中心,電子垃圾大致分為五個部分:大型金屬部件、多氯聯苯、包裝材料、塑料部件和陰極射線管,然后進一步分為70多個不同的碎片。在拆卸過程中,如果內存芯片、集成電路板等??删S修或升級,其壽命將延長并可重復使用;對于含有有害物質的零件,應在通過可靠性試驗后單獨處理。

從廢物中回收金屬
電子廢棄物中金屬的回收過程比較復雜,通常是在高溫下將金屬與雜質分離,然后通過幾個相應的處理流程提取各種金屬。電子廢棄物中的銅、金、銀、鉑、鈀等貴金屬一般通過轉爐加工回收。
回收過程是熔化、精煉和電解。
溶解
取樣后,將不同的電子廢棄物混合均勻,作為原料加入熔爐中。熔融電子廢物的頂層是爐渣,底層是銅。銅和一點渣流入轉爐,剩下的渣和礦一起浮上來回收一些貴金屬。剩余的爐渣堆積在殘渣中,可以進一步濃縮和精煉以回收貴金屬。
改善
將熔爐中的銅加入轉爐中混合精煉,通過吹氧將銅中的鐵和硫熔化以凈化銅,并加入硅酸鹽形成爐渣。上部渣主要包括鐵和鋅。下層是粗銅或白銅。爐渣可以進一步提純得到副產品鐵砂和鋅渣,然后在電爐中處理鐵砂和鋅渣得到鐵和鋅。
電解
陽極銅是由轉爐中獲得的粗銅(98%的銅)鑄造而成,稱為陽極鑄造。形成的陽極銅含有99%的銅和0.5%的貴金屬。銅電極通過電解提純,用硫酸和硫酸銅作電解液,加工時的直流電約為20000安培。一般在陰極板上可以得到99.99%的純銅,而貴金屬和雜質作為陽極的附著物留在陽極板上,可以進一步精煉。
廢棄物中非金屬的處理
電子廢棄物中的非金屬成分主要是樹脂纖維、塑料和玻璃。印刷電路板基板中包含的有機物,包括樹脂纖維,在卡爾多爐中用作燃料,產生熱值以保持爐溫,產生的爐渣可用作道路建筑材料。塑料主要來自電腦、電視、洗衣機等的外殼部件。熔化后,它們可以用作新產品的原料或燃料。玻璃主要來自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因為含有鉛,玻璃被列為危險品。一些公司使用顯示器碎玻璃來制造新的陰極射線管。
非金屬處理常采用填埋、焚燒或熱解氣化技術。
填埋技術
填埋技術是一種簡單的垃圾處理方法,可以處理各種垃圾,受到了極大的歡迎。但填埋占用土地量大,而且大多數填埋場沒有嚴格的防滲漏措施,長期暴露在空地上。隨著雨水的滲透,電子垃圾滲濾液會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垃圾堆放產生的氣體會嚴重影響場地周圍的空氣質量。由于這些原因,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的填埋設施逐漸減少,成為其他處理工藝的輔助方法,主要用于處理不能重復使用的材料。
焚燒技術
焚燒是一種傳統的垃圾處理方法。從古代瑪雅人到今天的社會,焚燒仍然在垃圾處理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焚燒垃圾發電,使垃圾量小化,利用垃圾產生新能源?,F代垃圾焚燒技術曾經是世界上許多大城市的首要選擇。在日本、荷蘭、瑞士、丹麥、瑞典等國家,它已經成為垃圾處理的主要手段。80%的瑞士垃圾被焚化,70%以上的日本和丹麥垃圾被焚化。但是垃圾焚燒帶來了鄰里回避效應等社會問題,需要加強監管,實施更嚴格的垃圾排放標準。
熱解氣化技術
熱解氣化技術是在焚燒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廢物處理方法,它將熱解氣化和熔融固化相結合,實現了無害化、大幅度減量化、材料適應性廣和高效的能源和材料回收。與傳統意義上的焚燒不同,它分解了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廢舊電器、電腦、電池、打印機硒鼓、醫院丟棄的一次性輸液和注射劑、大量的生活垃圾等。變成高溫蒸汽,從而產生新的熱能來發電和供熱。
與傳統的焚燒技術相比,氣化熔融技術有許多優點:首先,它可以大限度地減少體積和數量。氣化熔融技術可以在高溫下分解垃圾中的可燃成分,大大提高爐渣的密實度,體積可減少70%左右,重量可減少85%以上;其次,可以實現低二惡英排放;再次,氣化熔融技術也可以固化有害的重金屬元素。
法制法規為了規范廢舊家電和電子產品的工業廢棄物處理,中國各級政府出臺了大量的法律法規,形成了一個比較系統的法律體系。